Fit to screen Full size


濠江日報 2 Jun 2019
偶然就是必然 —訪旅日藝術家劉善恆
說到蓮花,你會想到什麼?自古以來,歷史上有不少文人雅士歌頌蓮花的清高節氣,「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漣而不妖」、「攀荷弄其珠,蕩漾不成圓。鏡湖三百里,菡萏發荷花」……數不勝數,除了頌蓮,現代人也愛畫蓮、拍蓮,但是蓮花除了花朵有著別樣的美之外,即使冬天枯萎在水池中,亦帶有一種枯萎的美,這種美更被本澳藝術家劉善恆偶然中捕捉到,為大家帶來一件當代藝術品。

理工學院早前展出「《冰蓮圖》劉善恆傑出校友作品展」,《冰蓮圖》系列作品是校友劉善恆初冬遇見冰蓮池光景後的創作,該作品曾於日本京都名剎瑞泉寺作首度企劃展出,適逢澳門特區成立20周年,同時慶祝澳門理工學院校友會成立20周年,理工學院校友會特意邀請傑出校友劉善恆回到母校展出新作《冰蓮圖》,同時更展出數幅近作。 劉善恆澳門出生,理工學院綜合設計學士畢業,23歲開始旅居日本,「三 ‧ 一一」東日本大地震後,以人與自然共生為題開始創作,結合東洋美術的精神性,從中反映全球化社會問題,作品被多地收藏。劉善恆多部分作品以攝影配合自然未經漂白、特別開發的植物纖維手造紙張作為媒體,呈現如水墨畫的纖維風格。內容以自然與人類的共存關係、都市與鄉村間的微妙平衡為主題,讓人反思在經濟體系主導下的生死對立面。

《冰蓮圖》第一時間你想到的肯定是一副攝影作品或者美術作品?可是創作者劉善恆表示《冰蓮圖》既不是攝影,也不是畫作,那到底是什麼呢?讓記者帶著你一探到底。 劉善恆介紹他創作的《冰蓮圖》屬於當代藝術的藝術裝置。他稱,多年前畢業時,理工的明德樓還沒興建,這是展覽一次很難得的機會,亦很榮幸可以在自己的母校舉辦展覽。《冰蓮圖》以蓮花為主題,蓮花除了與佛教有很多關聯外,更是澳門的區花,與澳門回歸20週年相貼合。裝置上的蓮花看似像水墨畫,但事實上並非他畫上去,這種創作與攝影和版畫都有相同之處,首先要有實物,再攝影出來,再上墨,他稱這樣的創作有著真實性,並非憑空畫出來的。作品在明德樓的孔子像前展出,這個時間和空間都是很獨特的,如果沒有這個空間,這個作品或許並非這樣創作。 劉善恆今年在日本京都舉辦了與寺廟相關的展覽,發表了一系列的作品。他創作《冰蓮圖》是偶然發生的,今年初在籌備構思與寺廟相關的展覽時,偶然看到一個20米的冰蓮池,看到池內枯萎的蓮花,於是便想到如何創作。他稱,在日本的庭院裡,大多數是從室內望去室外,那是一個藝術和空間的聯想,若在庭院看室內,則是一種交流;你可以想象,當把《冰蓮圖》擺置在室內,人置身於室外,周邊有松樹,新的嫩泥也剛好出來,意味著冬天和春天的交替,事實上是一個再生的概念,顯示蓮花四季交替卻有著強大的生命力。 提到創作作品最難的部分,劉善恆認為,最難的是想做這個事情,很多事情不是在工作室就可以做到他想做的,這次創作只是偶然發生的,因此需要有一個真實的景、有相機,先把影像用相機留下來,因為無法憑空想象,只能親身體驗。他稱,去日本發展是偶然的、學習設計畢業到從事當代藝術是偶然的、《冰蓮圖》的創作是偶然的,展覽在理工學院明德樓、孔子像前展出都是偶然的,就連創作的主題蓮花與澳門區花一樣都是偶然的,人生有很多偶然事件,其實偶然就是必然,在偶然的過程中創作了必然的東西,偶然的作品在偶然的時候,參加了偶然的展覽,並沒有很強的設計創作概念。記者認為,這大概是一位當代藝術家的深刻體驗,藝術創作很多都在偶然之中發生的。

劉善恆認為,當代藝術是很抽象的事情,是當下發生的,與固有的概念不同,但並非一個地區性發生的,而是國際性的。澳門是個小城市,當代藝術在澳門的市場上很狹隘,幾乎沒有,但是由於澳門文化內涵獨特且很豐富,歷史上有著特殊的地理位置,更是西方和中國文化的匯聚點,而這個匯聚點的文化歷史已有400多年,當把這些文化內涵培養成為澳門發展當代藝術的「養分」,當這些「養分」帶到國際上時,澳門則有自己獨有的優勢。

偶然就是必然 —訪旅日藝術家劉善恆